刘清堂 教授

1年前
lqt.jpg

刘清堂教授,2005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,获得工学博士学位;1998年9月起一直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,2006年9月破格评聘为教授。现为ISO/IEC JTC1 SC36会员、AVS标准组织及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(CELTSC)委员,ACM会员;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协会专家组专家,中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;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、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;教育部“新世纪人才计划”入选者,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。 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、版权保护、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等方面研究;先后主持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、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,以及国家发改委、省部级重点项目等10多项。研究成果“村镇教育资源配置与远程服务技术”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;以第一或主要完成人获得湖北省、市级科技进步奖、教学成果奖3项;出版学术著作3部,获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余项,发表被SCI、EI收录的影响论文50余篇。

研究方向 学习分析技术、数字化学习、版权保护、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等

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[1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非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机器理解方法研究”(编号:61772012) [2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面向Web信息的知识融合关键技术研究”(编号:61272205) [3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数字权利使用控制模型及应用研究”(编号:60673010) [4]教育部-中移动科研基金项目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”(编号:MCM20170502) [5]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“土家音乐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”(编号:2015BAK03B03) [6]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音乐数字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”(编号:2009BAH51B00) [7]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“农民工技能培训与综合服务研究与集成”(编号:2006BAJ07B0603) [8]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“村镇教育资源配置及远程服务关键技术研究”(编号:2006BAJ07B06) [9]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“e-learning中教育资源与学习活动有效整合及应用研究”(编号:11YJA880065) [10]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防复制防扩散的数字版权跟踪与认定关键技术研究”(编号:2009CDA135)

研究成果 [1]E-learning中学习活动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及应用研究,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2018年,第1 [2]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,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,2017年,第2 [3]创新资源驱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,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2017年,第3 [4]村镇教育信息资源区域服务的理论与实践,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2016年,第1 [5]《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(第2版)》,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2015年,第2 [6]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系统,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 2007年,第3 [7] 村镇教育资源配置与远程服务关键技术研发,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2年,第1 [8] 面向未来教育家的混合培养模式研究,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,2012年,第1 [9] 村镇教育资源配置与远程服务关键技术,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2013年,第1

主要专著和论文 [1]智慧课堂中基于APT教学的小学生深度学习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年,著作 [2]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证测评与发展战略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年,著作 [3]智慧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案例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年,著作 [4]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6年,著作 [5]标准化教育资源的保护机制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3年,著作 [6]村镇教育信息资源区域服务的理论与实践,科学出版社, 2013年,著作 [7]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,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0年,教材 [8]教育信息处理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10年,著作 [9]数字媒体技术导论,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09年,教材 [10]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,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09年,著作 [11]多媒体技术基础,湖北科技出版社, 2006年,教材 [12]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' motivational beliefs, motivational regulation, and their learning engagement in onlin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,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,134, pp.145-155,2019,SSCI [13]Effects of instructor's facial expressions on students' learning with video lectures,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,50(3), pp1381-1395,2019,SSCI [14]Explori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'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(TPACK) in online collaborative discourse: An epistemic network analysis,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,50(6), pp3437-3455,2019,SSCI [15]Interactive networks and social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ehavioral patterns i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'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& EDUCATION,2017,104,pp1-17,2017,SCI/SSCI,JCR 1区 [16]A study of peer coaching in teachers' onlin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,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,16(2),pp337-347,2017,SCI/SSCI [17]Development of a Moodle course f schoolchildren’s table tennis learning based on Competence Motivation They: Its effectiveness in comparison to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& Education, 2012, 59(2), pp294–303,SCI/SSCI IF2.775 [18]Mining Online Discussion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s’Reflective Thinking,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,11(2),pp243-254,2017,SCI /EI [19]Thesaurus datase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ese,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,46(5),pp1118-1122,2015,SSCI,JCR 1区 [20]Surveying Chinese In-Service K12 Teachers' Technology, Pedagogy, and Content Knowledge,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,53(1),pp55-74,2015,SSCI [21]Research of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Method Based on Webpage Semantic Features for Small-Screen Terminals,ETRI JOURNAL,35(5),pp900-910,2013,SCI [22]Domain phrase identification using atomic wd fmation in Chinese text Knowledge-based systems, 2011, 24(8), pp1254-1260, SCI IF4.104 [23]A novel model of adaptation decision-taking engine in multimedia adaptation, Journal of Netwk Computer Applications, 2010, 33(1), pp43-49, SCI IF1.467


友情链接
湖北能力提升管理与检测平台